
自今年2月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張家川縣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聚焦“四風”問題,貫徹整風精神,突出以上率下,精心組織實施,高標準嚴要求扎實有序推進,在提高思想認識、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群關系、夯實基層基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黨員干部在深化學習中堅定了信念,在強化教育中增強了黨性,在思想整風中得到了洗禮。圍繞“講理想、強黨性、樹三觀”,在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規(guī)定的必讀書目的基礎上,結合民族地區(qū)實際,把端正“五種”觀念,牢固樹立 “五觀”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教育作為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研討形成了一批聚焦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和“三嚴三實”的理論成果,使大家普遍接受了一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再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風氣改善了,群眾觀點回歸了,群眾立場站穩(wěn)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了。進一步堅定了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堅定立場,增進了同群眾的感情,拉近了同群眾的距離。
二是各級組織在照鏡子反思中嚴正了黨風,在正風肅紀中促進了政風,在專項整治中帶動了民風。圍繞“細體檢、找準病、下猛藥”,以解決問題開局亮相,著眼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四風”方面的具體表現,對照“四面鏡子”,認真檢查和整治了自身存在的“流行病”,查實找準了自身存在的“地方病”和黨員干部的“個體病”。以正風肅紀先聲奪人,著眼于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挑事生非“四病”等突出“地方病”,狠剎“四風”蔓延勢頭。以專項整治尋求突破,堅決查處了一批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思想受到教育了,不思進取的觀念轉變了,當“太平官”、“好好先生”,求實惠耍人的空間變小了;一些領導班子的特權現象扭轉了,私不沾公意識強化了,個別黨員干部搞第二職業(yè)、上班上網聊天、玩游戲、“走讀”的影子不見了,一些村干部優(yōu)親厚友、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解決了,服務群眾的效果明顯提升。
三是領導班子在建強組織中夯實了基礎,在陽光行政中增添了活力,在黨內生活中增進了團結。圍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和“四議三雙一監(jiān)督”為主要內容的“陽光村務”活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支持和點贊。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員黨性分析等制度得到健全落實,廣大黨員干部在一次次會前學習中統一思想、在一次次談心談話中形成共識、在一次次查找問題中聚焦“四風”、在一次次對照檢查材料的修改中反復對標。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上,自我剖析勇于揭短亮丑,開展批評觸及痛處、直至要害、痛戳麻骨、排毒出汗,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黨風洗禮,經歷了一次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
四是全縣上下在領導帶頭中鼓舞了干勁,在問題整改中注入了動力,在為民務實清廉中樹立了形象。圍繞“敢擔當、重實干、揚正氣”,把為民務實清廉作為“第一要務”,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公開承諾、回應關切、機制約束、開門整改。對新錄用的教師、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和大學生村官推出崗位按招考成績實行自主擇崗,這一“公開招聘陽光透明”的做法在甘肅日報刊發(fā)。下大力氣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教育實踐活動努力的方向,各級黨員干部齊心正風鼓干勁、創(chuàng)新實干促發(fā)展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樹立。
五是群眾路線在建章立制中得到了加強,在強化執(zhí)行中贏得了共鳴,在幫辦實事中顯現了實效。圍繞“強基礎、興產業(yè)、惠民生”,把制度建設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治本之策,建立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聯村聯戶”、“三聯三引三助”、“五項民心工程”、“代辦式”服務等一系列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機制體制進一步完善。認真落實關愛基層干部政策,支持農村基礎建設和民生改善,推動了人、財、物和政策向基層一線傾斜。群眾關切的熱點得到了回應,惠農政策落實、民生保障等一大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六是經濟社會在“兩個共同”中凝聚了合力,在轉變觀念中破解了難題,在凝心聚力中夯實了基礎。圍繞“聚合力、促改革、構和諧”,積極搭建黨員干部廣泛聯系群眾、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有效平臺!皟蓚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四個講清”主題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凝聚了民族地區(qū)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正能量,逐步形成了全縣上下共謀發(fā)展、共建和諧的強大合力。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轉變觀念,搶抓機遇,積極破解影響和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一些影響和制約發(fā)展的瓶頸得到化解,為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fā)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