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5日,李自成的后人在當地的青城鎮(zhèn)葦茨灣村黃河東岸龍頭堡子山下的3座土墳前,分別豎起了“闖王李自成之墓”及“闖王衛(wèi)士之墓”的墓碑。這成為全國繼湖北通城縣、通山縣和湖南石門縣夾山寺之后的第四個“闖王之墓”,使得此前曾在史學界引起轟動的“闖王李自成歸隱榆中青城”之說再次引起了各方關注,也引起了央視4套《走遍中國》欄目的重視。該欄目組攝制人員已于16日晚抵達蘭州,將對這一明史研究領域的新課題進行全面的探索和實地拍攝。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最終下落,幾百年來爭議不休。細分起來,一共有14種說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李自成兵敗后被殺身亡,另一類是李自成兵敗之后落發(fā)為僧,隱居山野。榆中縣青城鎮(zhèn)新發(fā)現的李自成兵敗之后歸隱此地的許多重要線索,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多位學者對以上線索深感興趣。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欒成顯看過《李氏家譜》后認為“青城《李氏家譜》為康熙年間抄錄原物,不存在偽造!币灿袑W者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蘭州市城關區(qū)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輯柏敬堂認為,皋蘭縣是乾隆三年牗1738年牘才設置并出現在史書記載中的。而修于順治三年的《李氏家譜》中卻已出現“皋蘭縣”這個地名,因此這個家譜存在很大問題。
此次央視主要將拍攝位于青城鎮(zhèn)葦茨灣村黃河東岸龍頭堡子山下的李自成墓,青城古鎮(zhèn)上李自成叔父李斌祖屋、李自成藏身的山洞,作為當時總督衙門的省政府大門及當地和李自成有關的戲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