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网,av在线更新,天天弄天天操,久久伊人热,天天综合天天操,97超碰在线免费,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焦點>>正文
美國掀十年來最大反華浪潮 中國威脅論出新變種
(2012-10-25 17:47:06)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打印本頁

中國新聞周刊第585期封面

中國新聞周刊第585期封面

  “中國威脅論”新變奏

  2012年的秋天,新一輪“中國威脅論”來勢洶洶,且逐強漸猛,成為2000年后美國國內鼓噪最大聲的一次反華浪潮。

  在美國某些政客眼中,中國不再只是在某一個方面,而是以經(jīng)濟領域為主導對美國構成“全方位的挑戰(zhàn)”。其所列舉的威脅也不再是學院式的預測,而是眼下“活生生的現(xiàn)實”。因此,森嚴的政策壁壘,粗暴的懲罰措施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中國企業(yè)頭上。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稱,華為與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并建議政府禁止中國通訊設備公司參與美國的所有電信設備業(yè)務。中國三一集團的關聯(lián)公司羅爾斯公司因為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一紙行政禁令,上千萬美元的工程無疾而終,未來的投資方向也不得不進行重大調整。

  不過,叫囂歸叫囂,利益在哪里美國人還是很清楚!敖(jīng)濟威脅”不大可能轉變成經(jīng)濟上的全面對抗,因為兩國經(jīng)濟領域的交集幾乎無處不在。

  “中國威脅論”可能會干擾中美之間的一些具體議題,但動搖不了中美合作的大局。倒是這場風波讓中國企業(yè)和政府,意識到在構建中國企業(yè)國際市場競爭的戰(zhàn)略攻防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華為“安全門”始末

  美國指責華為、中興“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證據(jù)”之一,就是它們無法證明自己與中國政府沒有關系

  本刊記者/張君榮

  “如果中國政府要求你提供美國客戶的信息,你怎么辦?”一位民主黨議員問。

  “我們從來沒有,以后也不會對客戶的網(wǎng)絡帶來傷害,那將是公司的自殺行為!比A為高級副總裁丁少華回答。

  “那這不是意味著你要進監(jiān)獄嗎?”該議員繼續(xù)追問。

  “公司怎么會把我們送進監(jiān)獄呢?”丁少華說。

  這是今年9月13日發(fā)生在華盛頓的一次美國眾議院公開聽證會,也是美國國會對華為和中興歷時近一年的調查的一部分。

  在占全球電信市場約四分之一的美國,這兩家中國公司一直飽受指責,比如 “偷竊美國公司機密”“對美國網(wǎng)絡基礎設施帶來安全風險”等。

  聽證會持續(xù)了約3個小時,在大部分時間內,營收規(guī)模更大的華為吸引了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更多的注意。

  聽證會余溫未消,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就發(fā)表了長達52頁的調查報告,認定華為、中興兩家中國通信設備公司在美投資,涉嫌侵犯“美國國家安全”,再次將華為、中興帶入輿論漩渦。

  華為對美公開信:主動申請被查

  從2001年進入美國市場,華為10年來不斷遭受美國的懷疑。收購3Com、3Leaf公司先后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與中興一起競標Sprint項目被美國商務部干預而失敗,早就成為業(yè)界熟悉的案例。

  2011年2月11日,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通知華為,建議“按照其提出的條件撤回審查申請,并撤銷對3Leaf交易”。

  華為經(jīng)過對結果的考慮,認為勝訴的可能性很低。2011年2月19日,華為對外發(fā)表聲明稱,將放棄對美國服務器科技公司3Leaf特定資產(chǎn)的收購。隨后,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對美國政府發(fā)表公開信,表示希望美國政府對華為進行公開調查,以洗清美國國內多年來對華為的誤解。

  美國對華為的指責,集中在四個方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密切聯(lián)系”,“知識產(chǎn)權糾紛”,“中國政府的財務支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在胡厚的公開信中,認為這四項指責是對華為的“誤解”,“美國政府是對華為的過去擔憂?還是對華為未來的發(fā)展擔憂?擔憂在哪些方面?具體什么事情?我們能否一起找到解決的辦法。我們愿意遵照美國政府在安全方面的任何要求,開放給美國的權威機構進行調查,我們將坦誠地給予配合!

  2011年11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就華為、中興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事件,正式展開調查。

  在正式調查開始前,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jīng)進行了初步調查,包括簡要匯報情況和約談美國情報官員。

  “調查的重點在于,捋順華為、中興這兩家中國核心公司的發(fā)展歷程和管理操作,并如何尋求向美國的基礎設施一步步擴張!泵绹娮h院情報委員會的網(wǎng)站資料顯示。

  證據(jù)不全的調查過程

  今年2月23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到訪華為深圳總部。華為管理層對這次訪問極為重視,陪同者包括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輪值CEO胡厚、財務管理辦公室副總裁白熠、主管美國業(yè)務的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陳巍、全球安全總監(jiān)約翰·薩?、出口管理人郝藝等。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方面還參觀了華為生產(chǎn)線和一個大型制造業(yè)工廠。4月12日,調查委員拜訪了同樣位于深圳的中興公司總部。會面者包括中興通訊美國與北美市場高級副總裁朱進云、全球營銷和銷售副總裁范慶豐等。

  隨后的2012年5月,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盧泊斯伯格與另外3名調查人員前往香港,在兩家公司的職員會議上見了華為、中興的高層管理人員。那次,他們見到了華為總裁任正非。

  不過,調查報告中并沒有提到那次行程中,兩家職員會議的具體規(guī)模、內容,也未透露與任正非交談的內容。調查報告顯示,調查主要涉及公司市場和法務部門,主要是座談形式,各部門均有代表參加,回答調查者提出的問題。

  隨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又向兩家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同時要求提供大量新資料,來“彌補調查獲得的信息遺漏,以及矛盾或不完整回答”,并對兩家公司“現(xiàn)在和以前的文件”進行證實。

  2012年9月13日,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了公開聽證會。在聽證會上,華為、中興兩家公司的代表出席作證。那次聽證被認為是“中國企業(yè)執(zhí)行官首次接受美國國會的聽證”。

  在聽證會上,多名美國國會議員以“據(jù)媒體報道”理由,就“企業(yè)與政府關系、是否與伊朗政府存在違法交易、是否抄襲美國公司技術等”進行提問,并稱來自中國的“網(wǎng)絡黑客攻擊”給美國造成巨大損失。

  華為高級副總裁丁少華與中興高級副總裁朱進云,否認了中國企業(yè)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他們還表示,作為正在發(fā)展的中國跨國企業(yè),華為和中興既要遵守駐在國的法律法規(guī),也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面對網(wǎng)絡安全這一全球性挑戰(zhàn),兩家公司都在努力維護網(wǎng)絡安全。

  在聽證會的前一天晚上,華為在其美國子公司網(wǎng)站上登載了題為《華為在美國》的報告。

  這份報告長達81頁,由第三方學者、美國印中美研究所的國際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丹·史坦巴克調查撰寫。

  “很多讓議員們感到擔憂的證據(jù)被列為密件。然而,當一組指控總以另一組指控為依據(jù),調查和惡意對待之間的界線就變得模糊了!笔诽拱涂嗽趫蟾嬷凶l責美國對華為的行為。

  《華為在美國》的封面還摘了美國記者愛德華·莫羅的一段話,“任何一個熟悉美國歷史的人都無法否認國會委員會是有用的。立法之前進行調查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調查和迫害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界限!

  10月8日,繼聽證會結束近一個月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關于華為、中興的調查報告公布。事實上,調查報告分為保密、非保密兩份,后者正是那份公開的52頁版本。

  調查報告簡要呈現(xiàn)了調查過程,指出了調查中由于兩家公司“不完全配合”導致的證據(jù)漏洞。在此情況下,給出了結論。

  調查報告最后認為,華為、中興兩家中國通信設備公司在美投資,由于可能存在中國政府支持等原因,涉嫌侵犯“美國國家安全”。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杰斯只是表示,“我們對華為的調查,已經(jīng)進行了10個月。最近,調查報告完成并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是既定程序!彼麤]有回應調查的意義和目的。

  但邁克·羅杰斯還是在公開場合建議美國的私有部門,不要與華為和中興這兩家公司做生意。

  10月8日晚間,針對“美國國會稱華為中興威脅國家通信安全”一事,華為發(fā)表措辭強硬的聲明回應,“美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所有的指控都應基于確鑿的證據(jù)和事實。眾議院常設特別情報委員會所主導的、歷時11個月完成的報告,仍然未能提供明確的信息或者證據(jù)證明委員會的擔憂是合理的。這樣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撓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調查報告的“連鎖反應”

  盡管10月8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只是一個“建議”,還并沒有正式的法律效力,但華為與中興都表示了失望。在短期內,兩家公司于美國的合作還不能一帆風順。此外,這項調查報告似乎很快引起了“連鎖反應”。

  在美國發(fā)布其調查報告一天后,10月9日,加拿大政府暗示,該國一個計劃中的政府通訊網(wǎng)絡項目將會因為安全風險的考量,排除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參與。

  “政府將會在網(wǎng)絡建設商的選擇上非?b密,項目甚至牽涉到了國家安全例外條款!北J攸h總理斯蒂芬·哈珀的發(fā)言人安德魯·麥克道格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

  渥太華方面引入了一個國家安全例外條款,以允許其在不違反國際貿(mào)易義務的前提下,區(qū)別性對待某些對政府網(wǎng)絡系統(tǒng)構成潛在隱患的企業(yè)。

  加拿大CBC電視臺報道指出,美國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杰斯也敦促加拿大公司不要與華為進行業(yè)務往來。分析認為,麥克道格爾的講話是正是對美國調查的回應。

  華為在加拿大的業(yè)務正處于上升期。2008年,該公司贏得一份為該國運營商泰勒斯公司和貝爾公司搭建電信網(wǎng)絡的合同,公司甚至還獲得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資助的6700萬加元(約合680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

  隨即,據(jù)英國媒體報道,英國議會也表示,英國議會下屬委員會也要對華為與英國電信之間的合作展開調查。但英國首相府兩次申明,歡迎華為在英國開展業(yè)務。

  而就在一個月前,英國首相卡梅倫還會見了華為總裁任正非,歡迎華為在英投資達13億英鎊,并將為英國創(chuàng)造的500個就業(yè)崗位。

  10月22日,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演講,被問到“美國近日以非商業(yè)的國家安全理由拒絕華為公司進入美國市場,英國是否會跟隨美國這樣做?”

  吳思田的回答是,英國不認同貿(mào)易保護主義,貿(mào)易保護主義損人害己,歡迎華為投資英國!叭A為公司可以為英國提供一流的通信設備,英國不會像其他一些國家那樣阻撓投資,而是與華為公司共同合作,坦誠交流,謀求共贏!

  而在美國對華為、中興調查進行期間的2012年3月24日,被指“迎合對美貿(mào)易”的澳大利亞也宣布禁止華為對該國價值數(shù)十億澳元的“全國寬帶網(wǎng)設備項目”進行投標。

  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關系與經(jīng)濟教授大衛(wèi)·康,針對美國調查及其在國際上引起的小規(guī)模、快速的“連鎖反應”,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不管是不是有意,美國政府都應該明白國家間商業(yè)合作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今年9月,美國智庫太平洋論壇曾就美國駁回中海油并購美國優(yōu)尼科公司的事件進行學術研討,分析美國對中國是否具有刻意的貿(mào)易保護主義傾向。論壇主席拉爾夫·庫薩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華為事件,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貿(mào)易保護主義。

  “在競選前夕公布調查結果,無疑為選舉中的中國元素增加了辯論的素材。”拉爾夫·庫薩同時承認。 

  盡管在技術上,通過路由器來危害網(wǎng)絡安全是可能的,但在實際中,“留后門”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走純商業(yè)化道路的華為,沒有理由在這方面做手腳。中國在電信設施的建設方面,展現(xiàn)了足夠寬松和開放的姿態(tài),但另一方面也顯得缺乏清晰的安全意識與防范措施

  網(wǎng)絡安全:貿(mào)易戰(zhàn)的技術解讀

  本刊記者/錢煒

  當?shù)貢r間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了針對中國電信企業(yè)華為和中興“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的調查報告。

  10月17日,美國政府發(fā)布的最新調查報告則顯示,并沒有可靠的證據(jù)證明華為在為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但該報告仍認為,華為存在“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可能,并建議美國公司不使用華為生產(chǎn)的重要電信設備。

  貿(mào)易壁壘下的“后門陰謀”

  作為一家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最主要的產(chǎn)品就是路由器。路由器如何能“危害國家安全”呢?對此,網(wǎng)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指出,“美國這樣做所依照的邏輯,實際上是以己推人,他們認為華為的產(chǎn)品會留有‘后門’。”

  1997年,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網(wǎng)域空間政策研究所的學者Reto E. Haeni在《信息戰(zhàn)導論》一書中寫道:由于美國在軟件上的絕對優(yōu)勢(如windows、UNIX操作系統(tǒng)),美國政府,或者你可以想象到的其它部門,能夠決定所有軟件如不設有特洛伊木馬程序則禁止出口。當計算機內出現(xiàn)具有“與美國開戰(zhàn)”字樣的文件或有其它外界的觸發(fā)時,這些隱藏的程序就會被激活,其結果可以是格式化計算機硬盤或將用戶電腦里的文件發(fā)給美國中央情報局。

  Haeni的這段話,實際上就是美國對網(wǎng)絡安全問題保持異常敏感的邏輯依據(jù)。方濱興解釋說,一般來說,與電腦軟件類似,只要是連在網(wǎng)絡上的設備,包括計算機、服務器、路由器等網(wǎng)絡上的運行設備,如果留有“后門”,那就會有風險。通過“后門”,可以將網(wǎng)絡設備中的信息自動獲取,并發(fā)送給后臺。

  實際上,在網(wǎng)絡世界“后門”無處不在。而且,“后門”在美國的通信軟件等產(chǎn)品中最為常見。比如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自動更新”功能,正是通過“后門”程序來實現(xiàn)的。幾年前,微軟在中國對盜版軟件實行“黑屏”,就是這方面的極端例子,它所更新的正是黑屏程序,而不是漏洞補丁。

  還有智能電網(wǎng)中的遠程維護,即在后方控制中心對所有電廠的發(fā)電設備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這也是由“后門”程序來操作的。“只不過,這些‘后門’都是公開的,或告知用戶的,或是被用戶默許的。這就相當于生產(chǎn)防盜門的廠家在生產(chǎn)的時候給自己多制作了一把鑰匙,當生產(chǎn)者有意隱藏、隱瞞他們的這一把鑰匙時,鑰匙就成了‘后門’!

  盡管在技術上,通過路由器來危害網(wǎng)絡安全是可行的,但在實際中,“留后門”這種做法總會暴露,并得不償失。方濱興說,上世紀末,有個“奔3CPU序列號事件”,就是英特爾公司在奔騰3芯片中附加了標識CPU個體的序列號,結果被發(fā)現(xiàn)了。當時,此事令英特爾名譽受損,其他公司的CPU則趁機擠占了市場。國外還有一家名叫“Rixler”的公司,專門出售微軟各款office軟件的密碼破解程序。而分析他們破解密碼的方式可以發(fā)現(xiàn),office是有后門的。再比如,若干年前,美國一家知名公司有一款網(wǎng)絡打印機,能將打印過的文件都悄悄復制下來通過網(wǎng)絡發(fā)送出去。后來,這個打印機的“后門”也被發(fā)現(xiàn)了。

  可想而知,華為不大可能故意在產(chǎn)品上留有“后門”。因為這樣做很難不被發(fā)現(xiàn)。“再者,華為路由器的技術體制與美國思科公司的接近,為此思科還與華為打過知識產(chǎn)權的官司。作為技術上仍領先世界的全球最大通信設備生產(chǎn)商,思科應該有足夠的能力解剖華為的路由器,就是說,如果華為的路由器有后門,思科公司一定能夠分析出來,而不會任其發(fā)揮作用。但美國方面(包括思科公司在內)迄今沒有給出任何證據(jù),這就說明,華為的路由器沒有后門。”方濱興說。

  而美國官員堅持認為華為仍然構成威脅,是因為它可以通過軟件更新來竊取通信數(shù)據(jù),或者在發(fā)生沖突時遠程關閉設備。對此,方濱興說,這也是需要用分析來說話的。如果沒有確鑿的檢測結果,那只能說是一切都是臆測的。

  在方濱興看來,這幾年,華為作為民營公司一直堅持走純商業(yè)化道路,謀求在美國上市。因此,在路由器上做手腳,為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與它的這一目標不符。

  “因此,這更多還是一個貿(mào)易戰(zhàn),為競選而推出的政治戰(zhàn),與技術本身關系不大”。方濱興說。

  思科占據(jù)要津:中國亟待安全審查機構

  貿(mào)易壁壘拿安全說事,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了中國產(chǎn)品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即使在美國,思科也難以靠品牌與商業(yè)行為將華為排除在市場之外,而只能靠政治手段來排擠競爭對手。

  “這對高調倡導自由貿(mào)易的美國來說應該是一個諷刺! 方濱興說。相比之下,中國的網(wǎng)絡安全情況反而堪憂。

  實際上,思科在中國一直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擁有龐大的用戶群。統(tǒng)計顯示,在金融行業(yè),中國四大銀行及各城市商業(yè)銀行的數(shù)據(jù)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設備,思科占有中國金融行業(yè)70%以上的份額;在海關,公安、工商、教育等政府機構,思科的份額則超過了50%;在鐵路,思科的份額達到了60%;在民航,空中管制骨干網(wǎng)絡全部為思科設備……

  數(shù)據(jù)和事實表明,迄今為止,中國在電信設施的建設方面,展現(xiàn)了足夠寬松和開放的姿態(tài),但另一方面也顯得缺乏清晰的安全意識與防范措施。

  方濱興認為,此次美國打擊華為,也是為了保護思科公司的利益。雖然思科表示不惜犧牲其在華利益,也要抵制華為,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口號。“因為它有這個自信,中國的用戶不可能因此而放棄使用思科的路由器,而中國目前也沒有這樣的機構與機制,對進口網(wǎng)絡設備與軟件進行安全審查并制定貿(mào)易管制措施!

  實際上,在中國,國外軟件可以用在哪兒、什么地方必須使用國產(chǎn)軟件、什么機構除了做好網(wǎng)絡安全還需要物理隔離,對于這些問題的管理策略,國內目前還沒有機構對此類問題做出統(tǒng)一規(guī)定。中國網(wǎng)絡安全方面的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在維護國家網(wǎng)絡安全方面的做法,實際上是值得中國借鑒的。

  方濱興建議說,“中國應盡快成立國家信息安全審查委員會!

  三一集團:“一手和平,一手戰(zhàn)斗”

  “三一的策略為什么和華為、中興不一樣,原因可能是企業(yè)文化,以及高管的性格不同!闭f到三一集團為何把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告上法庭時,三一集團副總經(jīng)理吳佳梁如是解釋

  本刊記者/陳紀英

  9月的最后幾天,本該是準備享受國慶假期的放松時刻。但對于吳佳梁來說,時間卻變得難熬起來。

  吳佳梁是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集團)副總經(jīng)理,也是三一集團在美國的關聯(lián)公司Ralls Corporation公司(以下簡稱Ralls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

  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如果奧巴馬還沒有簽發(fā)總統(tǒng)令,將意味著奧巴馬并沒有支持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下簡稱CFIUS)之前的臨時禁令,那么CFIUS的臨時禁令將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24點失效。Ralls 公司將可以繼續(xù)建設該風電場項目。

  但是,奧巴馬還是讓三一集團的高管們失望了。

  9月28日下午,奧巴馬簽發(fā)總統(tǒng)令,以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中止Butter Creek風場的風電項目。10月1日, Ralls公司對9月12日針對CFIUS提起的訴訟更新修改,追加奧巴馬為被告。

  這是CFIUS自1975年成立以來,第一家外國企業(yè)在美國因為經(jīng)濟利益把CFIUS和美國總統(tǒng)同時告上法庭。不過,三一集團董事向文波說,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這是最后一條路了”。吳佳梁則打了個比方,“一手和平,一手戰(zhàn)斗,在戰(zhàn)場上拿不到的,通過和平更不可能拿得到,大家打啊打,打不動了,然后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商戰(zhàn)也是這個理”。

  選擇美國

  對于三一集團來說,美國并不陌生。2001年,三一集團與美國迪爾公司簽訂了合作經(jīng)銷協(xié)議,在三一集團內部,這一步被認為是拉開了公司國際化的序幕。

  2007年,三一集團在美國投資6000萬美元,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投資建廠的中國機械制造企業(yè)。目前,三一集團在美國已經(jīng)建成了亞特蘭大和威斯康星兩個基地,投資額達到了上億美元。

  2010年,三一集團子公司三一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電氣)開始開拓美國市場。2010年8月,吳佳梁和三一集團財務總監(jiān)段大為出資,在美國注冊成立了Ralls公司。該公司為三一集團在美國開展風電投資與建設的關聯(lián)企業(yè),其實際控制人為三一電氣,首席執(zhí)行官一職由三一集團副總經(jīng)理、三一電氣總經(jīng)理吳佳梁擔任。

  同一年,作為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北部的Ralls風電場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三一電氣為這家風電場提供了5臺由其自主研發(fā)的風力發(fā)電機,2011年7月29日,Ralls風電場正式并網(wǎng)發(fā)電。這是中國企業(yè)在北美地區(qū)首個自主建設的風電項目,“零的突破”讓包括吳佳梁在內的高官們頗受鼓舞,進一步開拓美國市場成為了順勢而為的下一步戰(zhàn)略。

  吳佳梁本人跟美國政府打交道的時間也不短。吳佳梁是湖南人,個子不高,說話干脆利落, 早在1998年到2002年期間,吳就曾擔任中國東北一家企業(yè)的美國代表,對美國經(jīng)商環(huán)境較為熟悉。

  就在Ralls風機場開始運營的2011年,奧巴馬簽署總統(tǒng)令,宣布打造一個橫跨23個部委的招商引資工作組“選擇美國”辦公室,該辦公室被業(yè)內人士視作美國版的國家招商局。該辦公室拍攝的廣告片,力圖把美國表現(xiàn)為一個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經(jīng)濟自由的國家。奧巴馬本人更是表示,“商業(yè)投資不論來自本地還是外國,都是美國經(jīng)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的重要動力,我的政府將致力增強美國對全球資本流動的競爭力。”

  2012年3月,Ralls 公司從希臘電網(wǎng)公司Terna US處,收購了美國俄勒岡州的Butter Greek 風場項目,該項目包括四個獨立的風場。由三一集團提供的一份風場建設示意圖顯示,這片空曠的地區(qū)位于美國海軍西北艦隊的一個投彈區(qū)附近,風能資源非常豐富。

  按照規(guī)劃,Ralls公司并不直接運營該風電場項目,而是建成后對風電場進行轉讓。

  在收購時,Ralls 公司同時取得了該項目建設的所有審批和許可。在三一集團內部,這個風場項目被定位為樣本工程,“客戶們希望看到我們的風機設備更多的運營數(shù)據(jù),這個項目不僅僅是簡單的銷售,建成后運營良好,還能吸引更多的客戶”。10月22日下午,吳佳梁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5月,美國海軍西北艦隊找到了Ralls公司,他們認為Butter Greek項目中,其中一個風場Low Ridge 可能會影響到空軍訓練。盡管美國海軍無權審批風場建設和空域管理,而相關項目已于2010年9月取得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下簡稱“FAA”)頒發(fā)的“無潛在危險”許可,Ralls仍同意將其風場南移了1.5英里。

  這一次的交涉相對順利,此后,美國海軍出具了專門的支持函幫助Ralls公司再次申請FAA許可,并對Ralls公司的積極配合表達了謝意。

  當時,上述小插曲并未影響到既定的風電場的轉讓進程。2012年5月,億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嘉合創(chuàng)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嘉合創(chuàng))與Ralls達成意向,有意受讓Butter Creek項目;6月10日,中嘉合創(chuàng)通過100%持股的瀾溪風電科技(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溪風電)與Ralls正式簽約,交易金額為3840萬美元。

  不過,僅僅四天后,事情出現(xiàn)了轉折。

  6月14日,三一集團突然得到消息,該項目受到CFIUS的關注。吳佳梁聽到消息覺得有些奇怪,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判斷,吳認為,這個風電場應該無礙美國的國家安全。

  CFIUS的邏輯

  “如果讓CFIUS主動來找你,這一定是個壞的開始!痹趪涟踩控撠焻f(xié)調CFIUS的世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赫夫茨曾如此解釋CFIUS的規(guī)則。

  CFIUS是一個由9個政府機構的代表人員組成的跨部門組織,委員會主席由美國財政部長擔任。CFIUS 的代表們來自國防部、國務部以及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對可能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交易進行審查。

  Ralls公司對Butter  Greek風電場進行并購之前,同樣尋找了專業(yè)的律師團隊進行盡職調查。而之所以沒有選擇申報,吳佳梁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解釋說,“當時我們聘請的專業(yè)律師團隊并沒有提出這樣的建議。”

  CFIUS采取自愿申報原則,并非必經(jīng)程序。是否需要申報,完全取決于該交易是否可能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以及重要基礎設施,這也意味著,一些很小的并購交易有可能要進行 CFIUS 申報,而不涉及國家安全或重要基礎設施的大型并購案則無需申報。不過,為了降低交易風險,很多公司都會主動申報。

  由于美國并沒有對這塊軍事禁區(qū)豎立明確的界限標示,當時受聘盡職調查的律師團隊并不清楚四個風場所在地靠近美國海軍用于訓練的一個投彈區(qū)。此外,就在附近不遠處,Echo風機場已經(jīng)建成;值得一提的是,在Echo的風機場中,其中10臺為德國公司生產(chǎn)的風機,還有27臺風機由丹麥Vestas公司制造;另外,律師團隊后來發(fā)現(xiàn),甚至還有幾臺風機處于禁飛區(qū)域之內。因此,律師團隊經(jīng)過評估認為,此項收購應該不會涉及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該項目最終并沒有向CFIUS進行申報。

  在得知項目已經(jīng)被CFIUS“關注”之后,Ralls公司迅速聘請了專業(yè)律師,并于6月28日提交了所有材料。

  7月11日,第一次聽證會在華盛頓舉行,出席發(fā)布會的包括CFIUS的代表,以及吳佳梁和律師團隊等人員,主要形式是CFIUS的代表提問,三一方面回答。

  “基本上都是很平常的問題,”10月22日,吳佳梁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問題包括,項目何時籌建,項目進展如何等。當時,也沒有CFIUS官員提出停工建議,只是告知三一方面結果很快出來。

  一個半小時的會議結束后,律師告訴吳佳梁,會開得非常成功,項目應該能夠順利通過CFIUS的審查。吳本人和律師團隊都松了一口氣。

  不過,吳和律師團隊也許太過樂觀了。7月25日,CFIUS以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發(fā)出臨時命令:要求項目立即停工;禁止存放或堆存任何設備,立即移走全部設備包括已經(jīng)澆筑的基礎環(huán)等;禁止任何人進入,只允許CFIUS同意的美國人進入移走設備。

  此后,Ralls公司準備把該項目轉讓給美國公司以減少損失。不過,8月2日CFIUS又發(fā)布了臨時命令的修改令:該項目禁止使用三一設備;該項目禁止轉讓直到所有設備移除完畢,且須告知CFIUS買方信息,10個工作日內未被CFIUS拒絕方能進行交易。

  正是從第二道臨時命令開始,三一方面和CFIUS的關系開始趨于緊張。吳認為,上述項目帶有明顯的歧視性,“為什么不能用三一的設備?要知道,這附近也有德國和希臘公司的設備!

  9月1日,在6月10日簽約受讓Butter Greek風電場的瀾溪風電對外表示,由于近期該項目交易的美國政府審批進度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收購交易存在不確定性,已與 Ralls公司友好協(xié)商,一致同意終止該項目的收購。三一電氣返還中嘉合創(chuàng)已支付的意向金人民幣 9450 萬元,并支付相應的資金占用費。

  在該項目受到CFIUS關注,而變?yōu)橛需Υ玫捻椖亢,再次轉讓價格將會大幅下跌并不難預料,“就像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臉上被劃拉了一道”。吳說。

  這讓吳憤憤不平,“盡管不理解CFIUS所言,我們到底如何影響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我們依然會遵守他們的命令,不過,必須給我們賠償,這才是我們認可的常識”。

  給奧巴馬寫信

  在8月2日的禁令下發(fā)前后,Ralls公司實施了各種救濟措施。

  8月份,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wěn)根曾分別給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寫信,尋求解決辦法。在這些言辭懇切的信件中,梁表示,三一集團美國公司是遵紀守法的公司,沒有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動機和能力,他呼吁Ralls公司能夠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不過,上述信件并未得到有效反饋。

  但是,Ralls公司聘請的律師私下猜測,即便奧巴馬本人可能并沒有親自拆開并看到那封信件,但白宮的幕僚們可能看到了信件,并把此事向奧巴馬作過匯報,“從白宮的工作人員透露出來的消息是,他們希望我們和CFIUS能夠達成和解。”吳佳梁說。

  此外 ,Ralls公司另外的救濟措施還包括尋找游說團體。

  經(jīng)人介紹,吳佳梁找到了一家聲譽不錯的公關公司,該公司的負責人曾是前北約高級軍官。但是,對方告訴吳:“我需要先了解一些情況!弊詈,這家公關公司通過一些渠道得到來自美國政府一些知情人士的反饋是,“你們不要摻和了,你們改變不了什么”。

  三一集團方面的救濟措施還包括積極爭取中國政府的支持。10月18日下午,剛開完發(fā)布會,吳佳梁趕到了商務部,向相關司局領導匯報。10月19日,針對此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表示,美國如此做法是損人不利己。

  事實上,直到最后一刻,三一集團也沒有放棄過和CFIUS的積極溝通。9月10日,吳佳梁和律師團隊再次和CFIUS的代表們會面。這次的會面氣氛相對緊張,有一點劍拔弩張的感覺。

  這一次的會議上,三一集團詢問對方,他們在哪些方面觸犯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不過,對方并不準備解答他們的疑問,聲稱關涉國家安全,屬于保密范疇,無可奉告。至于賠償問題,得到的回復是“走人,其他什么都沒有(英文原話是:Go away and there is nothing。)”。

  這次會面持續(xù)了55分鐘左右,不過雙方并沒有達成一致。三一集團方面的態(tài)度同樣非常堅決,如果在項目停工和轉讓受限的前提下,不能得到合理賠償,三一方面將提起訴訟,“律師聘請了,材料也準備好了”。

  對于訴訟,三一方面的準備比較充分,他們聘請了強大的律師團隊。10月18日的發(fā)布會上,現(xiàn)身的華裔律師夏廷康是其中之一。夏廷康是美國美瑞律師事務所董事合伙人,擅長知識產(chǎn)權保護和國際法務。此外,律師團隊中還有幾位曾在美國政府的重要部門任職,包括小布什總統(tǒng)任內的美國政府總檢查長Paul Clement律師;小布什總統(tǒng)任內的美國政府副總檢查長Viet Dinh律師;小布什總統(tǒng)任內的白宮法律副總顧問Christopher Bartolomucci律師;和克林頓總統(tǒng)任內的美國海軍法律總顧問Steven Honigman律師。

  “白宮的圍墻是移動的,”吳佳梁說,“他們以前在白宮內,現(xiàn)在到了白宮外面,但是他們知道那些規(guī)則”。

  最后的救濟

  吳佳梁8月8日趕到美國,奔波了一個月,結果發(fā)現(xiàn)“委屈求不了全”。司法程序是最后一條不得不走的路了。

  他隨后給三一集團董事會建議,提起訴訟。

  建議很快就得到了董事會的同意。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wěn)根、董事向文波都是湖南人,而湖南人一向以富于冒險精神和精明善斗著稱。10月18日,三一集團起訴奧巴馬的發(fā)布會上,一向言辭豪放的向文波說,“起訴CFIUS和奧巴馬,盡管結果無法預料,但是事關尊嚴,忍氣吞聲并非三一人做事的方法!

  “所以三一的策略為什么和華為、中興不一樣,原因可能是企業(yè)文化,以及高管的性格不同!眳羌蚜焊嬖V《中國新聞周刊》。

  9月12日,Ralls公司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qū)聯(lián)邦地方分區(qū)法院對CFIUS提起訴訟。隨后,CFIUS就相關案例向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提出建議,由后者決定是否通過審查。

  事實上,正是在法定期限的最后一天,奧巴馬簽署了總統(tǒng)令,支持了CFIUS的建議,這意味著,之前的臨時命令上升為永久命令。

  這份嚴苛的總統(tǒng)令規(guī)定:必須限時拆除基礎和所有在區(qū)域內的項目。這個條款引起了三一集團的反感。據(jù)悉,整個風電場的項目建設都承包給了當?shù)氐睦吓平ㄖ蘳ilvey,三一方面派出的工程監(jiān)理也是美國公民,“這幾塊由silvey建起來的混凝土疙瘩,怎么會威脅美國安全?”吳佳梁十分不平。

  總統(tǒng)令中,另外一條讓三一方面更為不滿的則是:三一員工不得進入項目區(qū)域。地圖顯示,項目所在區(qū)域里面有兩條高速公路穿行而過!澳歉咚俟飞弦惨怪袊舜┬忻矗@是明顯的歧視條款”,吳佳梁在10月18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

  而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牛新春則認為,奧巴馬政府做出類似選擇,并不奇怪。

  牛認為,第一個因素是經(jīng)濟競爭。牛解釋說,目前不管是華為、中興還是三一,“我們在美國被禁止的都是有科技含量的、有競爭優(yōu)勢的、可能會對美國企業(yè)不利的行業(yè),美國絕對強勢的行業(yè),被禁的少”。   

  第二個是政治原因,主要原因是中美兩國之間的政治制度和經(jīng)濟體制差別很大。牛分析說, “在美國人看來,不管中國企業(yè)是國營的還是私營的,都擺脫不了中國政府的影響,這一點讓他們覺得比較擔心!

  在9月28日奧巴馬簽發(fā)了總統(tǒng)令之后,10月1日,Ralls公司修改了之前的訴狀,把奧巴馬和CFIUS列為共同被告,將其告上法庭。Ralls認為,奧巴馬和CFIUS強制停工、禁用設備、禁止轉讓等規(guī)定屬于越權行為,違背了多條行政法規(guī)以及美國憲法,這些禁令不僅剝奪了Ralls的私有財產(chǎn)權,還歧視了中國公民。

  事實上,多年來,極少有交易進入需要簽發(fā)總統(tǒng)令的階段。根據(jù)以往慣例,如果交易在初審階段未獲得批準,CFIUS會要求項目方對交易形式進行修改以符合要求,例如對部分特定資產(chǎn)或業(yè)務的剝離,或建議項目方主動撤銷該交易。而很多來美并購或者投資企業(yè)在收到CFIUS“不友好”的建議之后,一般會主動選擇撤回項目。

  比如, 2008年華為收購網(wǎng)絡安全公司3COM失敗,便與CFIUS審查相關。2010年華為競購美國無線寬帶軟件廠商2Wire,因為擔心無法通過CFIUS的審查而擱淺。2011年,迫于CFIUS的壓力,主動撤銷了收購三葉公司(3Leaf)技術資產(chǎn)的申請。

  觀察人士指出,從CFIUS的歷史以及最近的案例來看,CFIUS對于來自中國和中東等國家的企業(yè),戒心更多。

  2006年,迪拜環(huán)球港務集團向一家英國公司買了幾家美國港口的管理權,盡管這個并購已經(jīng)通過了CFIUS的初步審查。但是美國的輿論和議員都認為此舉將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此后,CFIUS又以“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出面,逼迫迪拜公司將在美港口業(yè)務轉售給美國買家,迪拜環(huán)球港務集團并沒有得到任何賠償,不過,他們并沒有選擇提起訴訟。

  盡管這些收到禁令的企業(yè),可能對CFIUS存在不滿,最終把CFIUS和美國總統(tǒng)送上法庭還是幾無先例,原因在于,勝訴的可能性太小。

  在10月18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吳佳梁對媒體說,三一集團打這場官司,抱著必贏的信心,“因為美國是法制國家,我們是無辜的,所以我們有信心打贏官司”。

  不過,另外一些熟悉美國法律的人士則有不同看法。

  首先,在以往的歷史上,CFIUS對相關項目的審核和調查過程類似黑匣子,雖然,這一點遭致了廣泛的批評———CFIUS被認為是一個權力邊界沒有得到清晰界定的官僚機構,但是,這的確是CFIUS的一貫做法。

  而且根據(jù)規(guī)定, CFIUS作出判斷不需要給出具體理由,其有權以涉密為由拒絕告知被審查方具體的理由。事實上,被審查方也很少能得到CFIUS的詳細解釋。在美國《國防生產(chǎn)法案》的相關條款中,“國家安全”是一個模糊的定義,給了CFIUS較大的操作空間,

  據(jù)夏廷康介紹,案件能否正式進入庭審階段,將要經(jīng)過“司法駁回”關。原告或者被告有權提出該訴請沒有理由或者沒有任何價值、不應該或者不必要進入庭審階段,最后由法官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審理該案件。

  不過,美方的姿態(tài)同樣強硬。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發(fā)言人Kara Alaimo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方提出這個訴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我們已計劃全力應訴!

  據(jù)透露,10月29日,美國司法部將向法院遞交駁回此案的動議。11月12日,Ralls   將向法院遞交對司法部駁回此案動議的回復。11月28日上午,本案將正式開庭審理。

  “通過訴訟,我們希望能迫使CFIUS能夠重新回到談判桌前!眳羌蚜赫f。

  而向文波則認為,雖然結果無法預料,但是這場官司必然在美國內外引起廣泛的討論,相當于上了一堂國民教育課,也倒逼美國政府對外國投資審查程序更為透明化。

  不過,三一集團亦可從此次事件中得到教訓。吳佳梁說,如果一個公司想在美國做大,還是要聘請長期的公關公司進行游說,影響美國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合法利益。

  此外,如果三一集團在美國還有并購項目,“可能會提前向CFIUS申報”。10月22日,在表達完對CFIUS和奧巴馬的不滿后,吳佳梁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01頁  0102


相 關 新 聞

新 聞 推 薦

甘川兩省人防機動指揮通信跨區(qū)拉動演練在天

·張家川縣人大常委會表決任命李希富為副縣長(組圖)
·秦安縣選調生和大學生村官培訓班開班(組圖)
·天水在線走進清水看項目:鑫盛廉租房工程(組圖)
·【科技日報】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在天水市調研(圖)
·天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新辦公樓投入使用(圖)
·【喜迎十八大】麥積區(qū)經(jīng)濟社會事業(yè)全面發(fā)展(圖)
·張智明督查東岔元龍兩鎮(zhèn)重點項目及秋季建園工作(圖)
·省農(nóng)牧廳副廳長姜良檢查清水縣旱作農(nóng)業(yè)秋冬種工作
·甘川兩省人防機動指揮通信跨區(qū)拉動演練在天水舉行(圖
·張家川文化基礎建設步入發(fā)展的春天(組圖)
最 新 圖 片
“中國釣魚島”儲蓄型金條廣州首發(fā)(組圖) 外交部:中日釣魚島爭議升溫責任完全在日方 莫言:獎金買房是玩笑 家鄉(xiāng)種萬畝高粱不可當 莫言淡然作答白巖松:感謝土地,感謝父老鄉(xiāng) 溫家寶輾轉9小時赴彝良送別遇難小學生和村民 國慶黃金周全國各大景區(qū)人氣爆棚(組圖)

 資訊快遞
·美國掀十年來最大反華浪潮 中國威脅論出新變種
·人社部稱收入改革方案仍在制定 爭取年底前發(fā)布
·人社部:正推進規(guī)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
·收入分配改革擬上漲企業(yè)退休人員等四類人收入
·媒體稱我國連續(xù)7年信訪總量集體上訪數(shù)量下降
·外媒:數(shù)十年最大規(guī)模變動 或提升空軍海軍地位
·南京軍區(qū)司令員趙克石任總后勤部部長(圖/簡歷)
·房峰輝任總參謀長 曾任國慶閱兵總指揮(圖)
·張又俠任總裝部長 曾參加老山戰(zhàn)役父為開國上將
·奧巴馬稱希拉里不顧其“懇求”決定辭職(圖)
·媒體稱美重返菲律賓表現(xiàn)不自信 中國應不惜一戰(zhàn)
·秦始皇帝陵園整體布局首次探明 曾遭受洪水之害
·山西保德調查“價值2億余元國有煤礦被賤賣”案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辭職 稱將組建新黨
·外媒:中國開造兩艘航母 國內幾大船廠同時發(fā)力
·解放軍四總部領導層人事調整 四總部正職均易人
·媒體:日本對華準備戰(zhàn)爭 解放軍必痛擊來犯之敵
·中國四艘海監(jiān)船再入釣魚島海域 日方正在攔阻
·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召開會議部署 喜迎黨的十八大
·日本媒體:中國航母發(fā)展威脅日島嶼防衛(wèi)(圖)
 博 客
·佟家寶:秋華組照(組圖)
·天水實驗小學秋游(圖)
·天水衛(wèi)校好聲音歌手大賽(圖)
·紅了柿葉醉了秋(組圖)
·隴上人家:柿子紅了(圖)
·楊彥東:曲溪秋色之四(圖)
·傍晚的藉河風情線(圖)
·丁曉剛攝影:美舞獻給黨(圖)
 播 客

·“唱響中國”天水演唱會
·毛阿敏:《說伏羲》
·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
·甘肅公祭伏羲大典北京新聞發(fā)布
·煙鋪大櫻桃熟了
·秦安小曲(精編版)
·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
·被蠶食的母親河
 娛 樂

·趙本山曝宋丹丹退出春晚“內幕” 隨即應變較差
·倪妮“經(jīng)紀約糾紛”不明朗疑被禁言 避提不雅照
·董潔工作室發(fā)布聲明 稱分開只因潘粵明嗜賭成性
·東京影展唯一華語片不滿日本對釣魚島態(tài)度退賽
·趙本山身價超10億 旗下傳媒公司未來將上市(圖)
·謝霆鋒:和張柏芝離婚與艷照門無關 沒看過照片
·亞姐面試佳麗水平參差不齊 評委坦言需“三高”
·趙本山不排斥今年春晚轉型:還可與周立波合作
·無視車展明令禁止裸露透 名模拋胸性感惹火(組圖)
·新華網(wǎng):“江南Style”跳出中國“軟實力”尷尬

 社 會
·男子因爭執(zhí)釣魚島開戰(zhàn)殺人:爺爺被日本人抓過
·媒體曝“神仙奶奶”12年不吃飯 網(wǎng)友:此事蹊蹺
·征婚副鄉(xiāng)長電話被打爆 大家更關注治蕁麻疹偏方
·副鄉(xiāng)長上《非誠勿擾》遭全部滅燈 其母怪他丟人
·初一女生稱課本屈原插圖衣襟穿反 官方承認失誤
·媒體稱元芳體暗合官場潛規(guī)則:洗耳恭聽不妄言
·長假中排隊喝鹿血為假新聞 照片系游客擺拍(圖)
·十余豪車高速飆車致追尾 法拉利瞬間成廢鐵(圖)
·男子因朋友堅稱“釣魚島開戰(zhàn)”日本贏將其殺害
·重慶教師為500元報酬用劇照合成官員艷照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