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4月14日訊(記者 楊彥春 郭韻 )在南河流域,整齊劃一的春季露天覆膜豆角已種植完成,連片的大棚里嫩綠的豆角長勢正旺,乘著暖陽節(jié)節(jié)拔高,農民們正在田間忙著給豆角搭架,農用三輪車穿梭在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
長久以來,豆角這種周期短、見效快、高豐產的農作物深受廣大農戶的認可和熱愛,在脫貧致富路上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群眾心里的“金豆角”不僅是支柱產業(yè),更是鋪就致富小康路的富民產業(yè),不斷有效鞏固脫貧成效,如今“武山豆角”已成為武山特色產業(yè)的一張靚麗名片,讓社會各界所熟知。

在洛門鎮(zhèn)郭家莊,種植戶王福瑞和妻子在大棚里正忙著為豆角搭架,嫩綠的青藤已拔高,談起豆角,兩人臉上笑意滿滿。在相隔不遠的汪溝村同樣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遠處露天田里豆角已種下,近處大棚里豆角苗迎風成長,屋后的果樹新出青葉,滿枝新花競相綻放……曾經經濟產業(yè)落后的村落如今全面脫貧,豆角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金豆角”。
“汪溝村擁有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溫潤,交通便利,優(yōu)越的條件不斷鞭策村兩委推動產業(yè)轉型!蓖魷洗宕甯敝魅瓮粲冷h告訴記者,為提高土地效益,他們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摸索出蔬菜種植與果園種植為主的產業(yè)種植結構,通過多年的努力,實現了豆角種植成為致富產業(yè)的轉型。如今全村豆角種植以早春大棚種植、露地覆膜種植、油菜收割后復種為主,效益不斷提升,群眾致富信心、滿意度不斷提高,整村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洛門鎮(zhèn)汪溝村副主任汪永鋒介紹說,截至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300多畝,每畝產量預計是3000多斤,根據去年價格,預計每畝地收益1.5萬元以上,群眾的收益是非常高的。

在建檔立卡戶汪新瑞豆角大棚里,他一邊忙著查看豆角生長情況一邊介紹道,去年自己種了兩畝豆角,收入非常好,賣了2萬多。今年在村上的幫助下,他種了3畝,各種補貼政策都落實了,村里還經常聯系專業(yè)技術人員,手把手教農戶豆角覆膜、點播、引蔓、病蟲害防治、施肥等科學管理技術,管理更加科學,架豆長勢很好,希望能賣上好價錢。
近年來,武山縣立足當地蔬菜產業(yè)優(yōu)勢,因地制宜發(fā)展周期短、見效快的豆角富民產業(yè),在經費投入、推廣種植、加工銷售等方面強化工作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增加群眾收入起到積極作用,成為助推群眾快速增收的重要途徑。據悉,2020年全縣豆角種植面積5.3萬畝(其中正茬3.2萬畝,復種2.1萬畝),總產量10.6萬噸,產值達3.5億元,豆角種植已經助推群眾快速增收的重要途徑,為鞏固脫貧成效、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產業(yè)支撐,真正成為群眾眼中的 “金豆角”。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