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關于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的動力,打造農業(yè)農村品牌,展示新時代農民形象,推動豐收節(jié)成風化俗,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慶豐收 迎小康】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農民用汗水換取豐收的喜悅之情,以及全縣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18日訊(記者 楊彥春 包玉霞 郭韻)2019年,在天水市花牛蘋果大賽上,武山縣金川果品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選送的花牛蘋果榮獲優(yōu)勝獎,這對于合作社負責人郭煒林來說,既是一個圓滿的總結,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2012年,在外工作的郭煒林回到家鄉(xiāng)武山縣,想通過現(xiàn)代農業(yè)拼出一片天地。偶然的一次洛門東梁山一游,看到金川村后山大片的閑置地,他有了種蘋果的想法。由于造福一方群眾東粱渠的存在,2000年左右,洛門鎮(zhèn)金川村后山的田地是當?shù)厝罕娭饕募Z食種植區(qū)之一。后來,由于路途遙遠、耕種不方面種種原因,這些田地慢慢成了“明日黃花”。郭煒林看到大片長滿野草的土地,心里想著,為何不把這些土地流轉過來種果樹呢?一方面可以把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另一方面對村民來說也是一個收入。

“想到”和“得到”中間還差一個“做到”。但就是這個“做到”,最難!郭煒林找到了村上、鎮(zhèn)上,又從鎮(zhèn)上跑回村上,挨家挨戶跑著商量有關流轉的事宜。最終,以每畝每年120元的價格流轉了土地1750畝。之后,郭煒林與合伙人成立了金川果品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郭煒林任總經(jīng)理。

果樹栽上了,澆水,施肥,除草……三年過去了,按理說應該到了開花掛果的時候,但郭煒林沒迎來豐收季,兩米多高的果樹上零零散散結著幾個青果。“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果樹出問題了。”感覺有點不對勁的郭煒林趕緊找來果樹專家,經(jīng)過專家的“會診”,“確診”這批樹苗有問題。
“我當時真是心灰意冷,那種失望真是沒法形容。”是放棄還是重新開始,郭煒林陷入了沉思。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段時間,郭煒林的車上一直放著《真心英雄》這首歌。一有空,他就開著車聽著歌到山上去,一坐就是一下午。是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想通了的郭煒林決定重新再來。

這一次,吸取以前失敗的教訓,郭煒林請了更多的技術專家。他邀請縣果業(yè)局果樹專家參謀,從山東煙臺購置一批樹苗,又從秦安購置一批樹苗,高薪聘請秦安的果農來管理果園。
“心若在,夢就在”。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金川果品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蘋果豐收了,郭煒林成功了。2019年,是合作社蘋果豐收的第一年,采摘蘋果20萬斤,銷售額60多萬元。當年,合作社參加了全市花牛蘋果大賽,得了優(yōu)勝獎。

“還是很慶幸堅持了下來,如果2015年放棄,就看不到眼前的這片豐收景象。”郭煒林告訴記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下一步,他將繼續(xù)追逐自己的“蘋果夢”,闖出更寬闊的天空。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