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fā)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xiàn)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jié)儉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王海霞:白駝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

王海霞,2002年從天水師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清水縣新城鄉(xiāng)中學任教。2003年9月調到白駝鎮(zhèn)學區(qū)任教,現(xiàn)為白駝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自走上工作崗位十幾年來她把一腔熱血傾注到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中去,把溫暖與關懷撒向每一位留守兒童和困難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好形象。
“德為師之本”,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是最重要的。從教十幾年來,她輾轉于白駝學區(qū)各個完小與教學點之間,雖然這些村小的條件十分艱苦,但她始終潛心教學,從無怨言。工作分配到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帶上自己的孩子,背起行囊,在日月的輪回中磨礪出不屈的脊梁。在生活中,她以工作為重,在工作中,她以樸實無華與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教育教學工作,時時處處以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爭做教學楷模。
在學校里,她擔任留守兒童之家的“愛心媽媽”,面對農(nóng)村學校留守兒童眾多的現(xiàn)狀,課余時間她也常圍著學生轉,與同學們交流談心,隔三差五地組織一些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去年秋季,她擔任了一年級的班主任,這就意味著自己又成了幾十個孩子的媽媽。在教學中,她與大多數(shù)家長們建立起微信互動平臺,課余與家長們探討教育學生的良方,在她的帶動下,其他老師也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家校關系,通過長期的溝通磨合,家校關系越來越融洽。班內(nèi)有一位孩子,母親是一位精神病人,一年前離家出走凍死在外,本學期初,父親又病故,身邊只有六十多歲身體殘疾的爺爺這一位親人了。爺孫三人生活無法自理,鄰居們雖然給予了很多幫助,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她們的生活問題。身為人母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向親朋好友及家長們發(fā)出倡議,組織了愛心援助活動,先后為她籌集到許多生活物資和3000多元的捐款,并多次去家里探望慰問。后來,她積極聯(lián)系學校與鎮(zhèn)政府領導尋求援助,得到了學校與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
總之,王海霞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實際,實實在在地譜寫著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篇章。